自20世纪90年代起,先进信息通信技术和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使广播电视产业发生了全方位的深刻变革,在市场、内容、管理和经营等方面呈现出新的态势。
数字化广播电视稳步发展
数字广播:覆盖范围逐步增加,效益一路攀升
当前,全世界约有3亿多人口可收听到近600座数字广播电台。据世界数字广播论坛组织对部分国家的调查,它们数字广播的覆盖情况如下:
数字广播的经济效益也一路看好。美国XM电台和塞里厄斯电台是世界上最先正式开播数字卫星广播的电台,它们分别在2001年11月和2002年2月开始广播,现已分别向全美播出120多套数字卫星广播节目,并已在国内市场普遍销售接收机,价格从150美元到400美元不等,节目每月订费约10美元。其中,塞里厄斯电台2004年第二季度收入已达到1320万美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110万美元。预计到2005年全美数字卫星广播的收入将达到20亿美元,到2006年将有2100多万订户,到2012年订户可望达到4900万户。1
数字电视:视频传输的市场新秀
数字卫星电视、数字有线电视和数字地面无线电视总称为数字电视。据Informa Media Group对世界50个国家调研的最新报告,世界数字电视家庭到2004年2月已超过1亿户;到2004年底,将达到1. 184亿户,比2003年底增加2220万户,占全球电视家庭的12%。其中北美数字电视家庭数量(5637万户)到2004年底将占全球数字电视家庭的48%(参见表2)。数字DTH/DBS平台拥有的家庭数量到2004年底将占全部数字电视家庭的51%;数字有线电视家庭预计到2005年将超过数字DTH/DBS电视家庭;数字地面电视家庭2004年比2003年增加了67%(参见表3)。到2004年底,数字电视家庭数量最多的是美国,但数字电视家庭普及率最高的是英国,成为世界上惟一一个数字电视家庭普及率达到全国电视家庭一半以上的国家(参见表4、表5)。
据预测,2002年到2005年,世界数字电视家庭将增长67%2,虽然仍比模拟电视家庭少很多,但却将是电子业中发展最迅速的一个领域。在美国,数字电视机的销售几乎是直线上升,而价格却在逐渐下降(参见图1)。
在欧洲,据估测,到2010年欧洲数字电视普及率将达到全欧电视家庭的40%以上,其中6个国家的普及率达到66%以上,12个国家达到50%以上。不过,到2010年欧洲将仍然有1.02亿家庭收看模拟的地面或卫星电视,届时接收数字地面电视、数字卫星直接入户电视、DSL和有线电视(包括数字有线和模拟有线)的家庭将占全欧电视家庭57%,达到1.36亿家庭。其中一个调查报告还显示,欧洲有线电视收入将从2003年的75亿美元上升到2010年的205亿美元,其中用户订费收入将上升34%以上。数字卫星直接入户电视的收入将从2002年的88亿美元提高到2010年的138亿美元。其中,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和英国的收入将占欧洲数字电视总收入的84%。4
产业新经济增长点涌现
一方面传统媒体在广告经营方面已经做的淋漓尽致,收入上涨的空间变小,但频道空间限制了内容的进一步扩张;而另一方面,产业领域中新技术迅猛发展,可以成功实现压缩频道的占用空间,并提供更多的内容输出终端,在市场压力和技术拉力的条件下,广播电视产业新经济增长点不断涌现,表现在:
宽带电视
尽管广播电视的数字化前景诱人,但在由模拟向数字的全面转换中仍有许多问题,因此各国政府和电视业界都在努力突破瓶颈。现在一个明显的趋势是发展宽带电视(Broadband TV)。如在日本,商业地面电视网已在进行部分节目的宽带传输,日本广播协会也在进行宽带传输实验,很多有线电视经营商上了宽带电话业务,使有线电视家庭在近5年里几乎增加了2倍。截止到2003年3月,有线电视订户已达1510万,比前一年提高了16.5%,占全部电视家庭的31.2%。在528个有线电视经营商中,有301个提供宽带服务,截止到2003年6月底,其订户总计为218.3万户。据日本公布的数字,2003年5月,日本宽带使用者达到了1048.8万户,占全国家庭总数的22.3%。有关部门认为,伴随着移动平台和无线平台的迅速发展,宽带将对内容提供商产生巨大吸引力。韩国、新加坡等国也都在努力开拓这一市场。
个性电视
即Personal TV,它的终端产品“个性录像机”(PVR—Personal Video Recorder),又称数字录像机(DVR—Digital Video Recorder),在数字电视运营商的全力推动下正在迅速进入家庭(见表6和表7)6。
移动电视
移动电视(DVB-M,全称为“移动式数字地面无线电视”),是利用移动通信接收器具(手机等)使用户在移动状态下接收电视节目的一种手段7。由于移动通信可适应人们日益增长的、在移动状态下互相沟通和获取信息的需求,近年来蓬勃发展,因而移动电视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美国战略分析(Strategy Analytics)咨询研究公司称,全球移动内容服务业2004年获取的收入将达到80亿美元,与2003年的67亿美元收入相比有大幅增加,并且预计在2008年会达到353亿美元。
在这个领域具备领军技术的国家是日本和韩国。日本运营商NTT DoCoMo已经拥有4000万订阅用户使用其成功运作的I-mode服务,400万日本移动用户正在订阅由迪斯尼公司提供的服务内容,每人每月支出费用大约为100日元(相当于90美分)至300日元之间。
在欧洲和美国,已经有了许多移动内容服务商通过以文本为基础的服务获得收入,如体育赛事预告、商业会议广告和交互式电视节目。弗里曼德尔媒体公司于2003年第二季度将《美国偶像》节目内容通过750万条文本短信息的形式发送给用户,最新一期的《美国偶像》节目内容发送的短信数量更是上升了7倍。2003年11月,美国MobiTV公司开始为部分用户提供实况电视节目内容服务,月服务费为9.99美元。因提供多种移动内容服务而闻名的美国MFORMA公司通过与环球公司合作,将电影《吸血鬼》、《木乃伊归来》和《黑湖巨怪》的内容转化为无线游戏,然后通过向订阅用户收取下载费来获得收入。
2004年1月,英国的第四频道与Endemol公司和Vemotion公司联合向移动用户提供实况游戏节目。此外,荷兰、俄罗斯莫斯科电视台和新加坡都进行了在汽车中播出移动式数字地面无线电视的试验。
产业重组进入深层次阶段,垄断承担巨大风险
世界传媒的跨国、跨行业购并在20世纪90年代形成高潮,显示出媒介产业重组和调整的态势。大规模的媒介集团兼并,使新闻资源和其他信息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充分而有效的利用,提高效益;同时也导致传播业进入更大规模的垄断。目前,西方各国的新闻传播业垄断大多仍呈上升趋势,美国广播业在1997年主要市场80%都已被大公司兼并,目前澳大利亚甚至已达到95%以上,加拿大也有近80%为少数大传媒集团垄断。
进入新世纪后,这股势头逐步进入了深入整合阶段。最能说明这种趋势的案例,是2002年世界头号两大传媒集团——美国在线—时代华纳集团和法国维旺迪集团都在成功购并的狂喜之后,陷入市场推进的泥淖中。美国在线—时代华纳集团曾以“世纪并购”而名闻天下,并被盛传将彻底改变媒体业格局,但它合并后的运营情况却一路恶运,到2002年,公司市值竟由合并初的2900亿美元缩水至850亿美元,缩水幅度高达71%,并创下了美国历史上季度亏损的最高纪录。分析家认为,这暴露了美国在线和时代华纳在经营理念、经营战略和管理层上的分歧与矛盾。此后,美国在线—时代华纳集团不得不开始在资产和人事上进行大调整。2003年,该集团公司全面调整管理层和业务结构,并再次更名为时代华纳公司。
超大规模传媒集团的产生导致垄断经营的风险不断增大,主要表现为扩张风险、结构风险和资金链断裂的财务危险8(参见表8)。这三种风险的任何一种都足以使一个并购公司在市场运营中支付巨大代价,并因此可能需要更大的磨合成本。
内容发展上的四种趋势
伴随新传播技术的突飞猛进、传播方式的巨大变化和受众选择的日益多样,广播电视内容产业也呈现出如下发展趋势:
输出多形态化与节目开发多重化
拥有多种输出终端的大媒介集团日渐增多,立体媒体播出网正逐步完善,因此同一节目的传播形态可能有多种样式:广播网、电视网、互联网同步播出,模拟频道和数字频道可以前后播出,还可以成为付费频道和点播节目的庞大内容贮备资源,这样一来,既能够极大地拓宽受众范围,也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节目资源。
本土化与国际化
本土化和国际化已经成为媒介集团进军国际媒介市场的两把利剑。目前,这种本土化与国际化相结合的态势大致表现为两种模式:一是将频道进行多种组合,向不同国家和地区打包发送。如新闻集团所属电视集团向亚洲地区约输送30个频道,根据不同市场的不同特色和需求,分别打包传送。有些频道还要根据传送的不同地区制作不同版本的节目,或增加本土性内容。
另一种模式是专门针对不同地区办本土化的电视频道,如音乐电视网(MTV)办有面向巴西、欧洲、加拿大、中国及台湾/香港、法国、德国、荷兰、印度、意大利、日本、韩国、拉丁美洲、北欧、波兰、罗马尼亚、俄罗斯、东南亚、西班牙、英国等不同本土化频道。
信息化与娱乐化
人类进入新世纪信息时代,不仅各种信息铺天盖地,同时社会变化巨大且频繁,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渴望了解自己周围和国际上的各方面信息。这可从美国成年人收看电视新闻的时间变化上得到辅证(见图2)。
同时,伴随新世纪里人们承受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压力加大,人们希望从广播电视这种大众媒介中寻求放松、娱乐的心理也加强了。为满足受众的这一需求,从而获得经济利益,广播电视节目近年来普遍趋向娱乐化。英国广播公司2002-2003年度在线平台的受众对电视剧和娱乐节目、新媒体以及新闻三大类节目的点击情况统计表明,虽然这三类节目总体上都呈上升趋势,但娱乐类节目上升趋势更为明显。
参与性与互动性
大众媒介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它的大众参与性。广播电视是大众传媒中最大众化的媒介,这一特性比其它媒介更为突出。特别是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点播付费电视、计次付费电视、数字广播电视、网络广播电视等新传播方式和传播技术进一步开掘和增强了受众参与的渠道与形式,尤其是益智类娱乐节目、谈话类娱乐节目和游戏类娱乐节目。2003年最流行的26个节目模式中有约20个属于参与型娱乐节目。如2003年畅销全球72个国家、在美国每集观众达1660万的“真人秀”节目《恐惧因素》,就是在3天内以各种令人恐惧的事情让6个参与节目者经受体力和毅力的考验,最后获胜者将赢得5万美元。荷兰埃德蒙国际制作公司的新谈话节目模式《你所需要的只是爱》,由主持人引导嘉宾谈出自己的婚姻、内心的隐秘感情,坦露自己的困惑,该节目以情感人,在亚洲、非洲、欧洲、南北美洲都吸引了众多观众。德国电视二台的《风险》是典型的益智竞赛节目。该节目以富有知识和趣味的抢答题目、与现场观众的互动、紧张热烈、活泼有序的气氛、具有诱惑力的奖金和健康的格调见长,成为德国高收视率的节目之一10。
新的传播方式和技术还使广播电视节目的参与性得到进一步延伸——观众和节目形成互动。特别是因特网的迅速普及,网上音视频节目的发展,都使互动性节目成为新兴节目模式而日益兴盛起来。如加拿大的娱乐节目模式制作公司制作的《叛离者》即为一个互动式竞猜节目。竞猜者的得分由屏幕前的观众来决定,最后得分最多者获胜。肥皂剧这一节目类型近年加强了鼓励观众参与剧情发展和结局的互动方式,节目制作人给自己的电视剧制作多个结局,观众可以通过因特网或手机,投票选择自己满意的结局。如珊瑚岛国际节目公司制作的《里贝卡》电视剧,制作人设计了三个结尾,让观众自己选择,结果收视率大大提高。
管理体制和政策改革步伐加大
新通信技术的迅速普及带动了信息传播全球化的大潮,导致新的传播格局、新的传播秩序在形成。面对世界广播电视业的大变革、大变化、大发展,各国政府都在调整广播电视管理体制与机构,加强政策法规调整和建设的力度。
政府管理机构整合,加强宏观调控和协调作用
当前广播电视领域内存在越来越多的跨行业经营和多媒体化趋势,在原有的法律框架下,不同的媒体由不同的法律规制、不同的机构分散管理的体制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当今国际传媒业迅猛发展的需要,因此,不少国家政府做出相应的管理机构的整合与调整,以加强广播电视、电信等相关产业间的有序竞争和协调发展(见表9)。
政策法规:宽严并举
各国政府广播电视政策法规既要使本国广播电视业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市场上顺利发展,又要保证本国与外来媒体的有序发展,因而广播电视管理体制管制的放宽与加强同时并举,就成为近年各国政策法规调整、建设的一个共同特点与趋势。
在放宽管制方面,主要是各国纷纷积极而谨慎地对外实行“天空开放”政策,对广播电视、电信等相关行业逐步放宽壁垒限制,进一步对民营商业性广播电视台实行松禁政策,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和中东欧国家的商业广播电视正在得到较大开放。例如,英国政府2000年12月宣布将修改对商业广播电视的有关法规,以扫清商业广播电视在“投资和扩张方面的障碍”。泰国也将通过新的频率分配法,统一管理广播电视与电信频率。印度制定新政策,对国内媒体放宽了卫星电视上行限制。伊朗、埃及、约旦、韩国、印度、泰国、马来西亚、孟加拉、尼泊尔、印度尼西亚等发展中国家逐步向私营商业广播电视开放绿灯,放宽限制。
加强管制的态势突出表现在加强全面监管、市场和所有权的监管、竞争及其环境的监管以及对内容和广告的监管等方面,一般都通过国家颁布法令和政策来体现(见表10)。
表1 世界部分国家数字广播覆盖情况
国别 覆盖人口 统计时间
新加坡 100% 2003.6.30
比利时 98% 2004.1.23
丹麦 90% 2004.3.22
以色列 85% 2004.3.5
英国 80% 2004.1.26
葡萄牙 75% 2004.2.11
德国 70% 2004.2.17
瑞士 58% 2003.7.9
西班牙 50% 2003.1.23
挪威 50% 2004.2.26
意大利 45% 2004.3.12
荷兰 40% 2004.3.1
芬兰 40% 2004.1.26
瑞典 35% 2004.2.11
加拿大 35% 2004.2.9
克罗地亚 30% 2003.1.31
匈牙利 30% 2004.2.19
爱尔兰 30% 2004.3.3
爱沙尼亚 28% 2003.1.31
法国 25% 2004.3.23
立陶宛 20% 2004.1.26 奥地利 19% 2004.1.23
南非 18% 2003.1.23
澳大利亚 15% 2004.3.18
捷克 12% 2003.7.23
土耳其 12% 2004.2.25
波兰 8% 2004.2.25
印度 1% 2003.9.8
表2 世界各洲数字电视家庭数量表(单位:万户)
截至2003年底 截至2004年底
亚太地区 1041.9 1806.4
欧洲 3187.8 3950.6
拉丁美洲 388.0 445.8
北美 5005.1 5637.0
总计 9622.8 11839.8
表3 通过转播平台接收的世界数字电视家庭数量表(单位:万户)
截至2003年底 截至2004年底
数字地面电视平台(DTT) 555.1 929.1
数字有线电视平台 3470.7 4723.0
数字卫星电视平台(DTH/DBS) 5529.1 6046.4
DSL娱乐平台 67.9 141.2
总计 9622.8 11839.8
表4 数字电视家庭排行榜
(前10位的国家,截至2004年底)
国家 数字电视家庭(万户)
美国 5124.0
英国 1470.2
日本 659.5
法国 532.3
加拿大 513.0
德国 436.0
意大利 387.5
中国 288.8
韩国 231.4
西班牙 227.9
表5.数字电视普及率排行榜
(前10位的国家,截至2004年底)
国家 数字电视普及率(%)
英国 59
美国 47
加拿大 42
爱尔兰 39
新西兰 36
马来西亚 36
瑞典 35
挪威 34
中国香港 32
芬兰 27
表6 2001、2002、2005和2010年世界PVR家庭数量统计与预测
年份 PVR家庭数量
2001 80万户
2002 200万户
2005 2410万户
2010 1.72亿户
表7 2001、2002、2005和2010年地区PVR家庭普及率统计与预测
(%=PVR家庭/数字电视家庭)
2001 2002 2005 2010
亚太地区 0% 1% 9% 27%
欧洲 0% 1% 9% 30%
拉丁美洲 0% 1% 9% 25%
北美地区 2% 1% 13% 44%
总计 1% 2% 10% 31%
表8 媒体垄断可能出现的市场风险
定义和特征
整体实力上升,但盈利能力下降;
整体收入上升,但成本升高,净盈利下降
组织、市场、收入等结构性配置因素对整
个产业可能产生致命打击。
财务杠杆比例失当引发偿债能力风险和资
金链断裂引发的支付能力风险
法国维旺迪公司
表9 世界各国政府广电管理机构面对新格局所做的机构调整和改革
国家 相关措施
美国 FCC于2002年3月实行机构调整,将原来的7个局和11个办公室改为6个局和10个办公室。
英国 2003年将原电信办公室、独立电视委员会、无线广播局、无线通信署和广播标准委员会合并,成立通信办公室。
重点在于整顿反垄断体系。其中包括日本广播协会作为公共广播机构如何参与宽带传播以打破日本电报电话集团
公司等电信巨头对光缆网的实际垄断。
2000年3月组建了统一管理所有广播电视媒体的新机构——韩国广播电视委员
表10 世界各国政府面对新格局制定的新政策与法规:
国家 相关法令
加强全面监管
印度尼西亚 2002年12月颁发新的广播法
韩国 2000年3月《综合广播电视法》生效
《保护隐私权法案》、《保护人权法案》、
《对青年有害的社会环境的控制措施基本法案》
加强对市场和所有权的法制管理
2002年,实行“有条件进入技术”,以补充《有线电视网管理法案》;
2003年8月,对频道所有权做出新的规定,保护本国利益。
加强对竞争及其环境的法制管理
出台竞争新法案;《新加坡广播局法案修正案》;
2003年6月26日,公布对管理独家播出协议的公开咨询文件;
加强对内容与广告的监管
欧盟 《跨国界电视指导》
印度 2002年专门成立委员会监督审查广告内容
新加坡 出台一部新的电影分级条例
孟加拉国 加强对外国电视频道的内容审查,并禁播了一系列外国电视频道
2003年出台规定:禁止所有的电视节目在晚10:00以前播出酒的广告,而之前只是在早5:00到
晚8:00禁播
数据和资料来源:
1、The Satellite Report 1999, C.E. Unterberg Towbin
2、Report《Global Digital TV (2nd Edition)》,Baskerville公司2002年2月出版。
3、Yankee Group 2003年1月统计,见Informa Media Group Report:《Digital Television 2003》,2003年8月出版。
4、www.screendigest.com, www.kagan.com ,www.mpa.org和<Broadcasting Industry>,Global Information Inc.April 2003。
5、温飚:《亚洲14国电视业近况》,载《世界广播电视参考》,2004年第1-3期。
6、 Informa Media Group Report:《Digital Television 2003》,2003年8月出版。
7、吴贤纶:《先进信息通信技术在广播电视产业中的应用状况及其影响》,2004年6月。
8、杨源:《世界发达国家广播电视的经营与发展》,2004年6月。
9、陈犀禾编著:《当代美国电视》,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9月第一版。
10、Guide to Formats 2003,published by TV asia,October 2003。
11、Top Five Telenovela Trends for 2004, published by TV asia, January 2004。
评论(0)
发表评论: